无关的话放前面。
在编辑器上,Atom 确实比 MarkdownPlus 要好用。所以现在写博客,我改用 Atom 了。从 Notepad++ 到 MarkdownEdit 到 MarkdownPlus 再到 Atom,改用顺手的就好。(考虑到启动和编辑效率问题,一般编辑工作是用 Notepad++ 做。)
下面开始正文。
今天我要说的是,“弹幕”这种形式为什么会存在下去。这里的“弹幕”,并不是特指现在流行的弹幕评论方式,而是一种作品媒介和评论行为组成的有机整体。
先从当前弹幕的背后内容载体——视频开始讲起。利用视觉暂留特性的艺术表现至少在走马灯上就已经出现了,出现类似现代“屏幕”、“演员”概念的至少有皮影戏。不过这只是前身,科学来讲应该从电影原理和器材的发现和发明开始。接下来的发展大概就是电影→电视→光盘介质视频→网络视频。从整个发展史可以看出:
- 内容表现的具体性在上升。例如,两个皮影小人代表了角色A、角色B,手中的刀枪翻来覆去代表舞刀弄枪。从现在的具体程度来看,那就是在人脑中建立了一个符号和一个实体的关联。现在的主流游戏提供的是真实感,从贴图到物理系统。超级玛丽角色进化的历史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媒介带来的互动性在下降。电影的群众性自然是不用说。电视至少也能作为一群、至少一家人的消遣(上世纪还有一院子的人围着看一台电视的情景)。光盘用光盘播放器放到电视机上的时候,还能容纳一群小伙伴在屏幕前。网络、流媒体的兴起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化让网络中的“人”更独立了。
请问,这一系列行为承载的内容是什么?是作者的想法通过工具的表达。以电影为例,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语言,为何如此运动,为何如此打光;再加上语言或者意境(大战之后给一个长达十五秒的逆光的战场全景之类的),是作者与受众的交流。这个交流在媒介中是单向的,不过假如受众在同一个时间位于同一个地点那么他们也可以互相交流。若交流的内容是关于这个作品的,就可以视其为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声明与协调过程。(关于“小团体”和信息价值的关系,我想以后写文章阐述。)用视频举个例子,假设A在看一个 DotA 的比赛视频,觉得这场比赛很精彩,有以下的表达方式:
- 心里默默称赞。(不对外表达)
- 大叫:“超神啦!”(在当前空间内表达)
- 去论坛发帖。(去往虚拟空间表达)
请问,哪一种方式收获的认同感最多呢?虽然2、3不好比较(要看具体情况),但是毫无疑问,如果A的性格不是太奇怪的话,后二者强于前者。不仅向他人宣称了自己的兴趣从而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基于这个关系拓展,预期能在该领域上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说,关于作品的讨论行为是建立在“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个判断上的。(或者是心理安慰,如求赞同,这里不展开。)
A: 这场比赛最后翻盘,XXX好厉害!
B: XXX还有许多精彩的后发制人的比赛,你可以去XX帖看一下。(介绍了一个对A有意义的信息源)
C: XXX大神受我一拜!(观点被赞同)
不过网络视频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时出现了问题,因为用户不一定是在同一个空间位置上的。由于之前所说的单向性的问题,早期的视频源并不提供受众与受众的交流渠道。因此如果要进行交流,需要到另一个网络位置,一般是论坛。这就是媒介与交流渠道的分离。
即使通过第三位置这种方式解决了交流的不便,还有一个问题:视频是具体的、是有时间信息的。想象一下这样的表述:
XX作品7:20的人群后面的右手边第三个人的眼神好邪恶
看过的人,有些也不会留意,并不知道这个“七分二十秒处人群后面的右手边第三个人的眼神”是什么样子的;没看过的人,就更不知道了。原因是我们用了静态的语言去描述动态的事物的细节。我可以说“这匹马跑得飞快”,但是无法描述具体每个点是怎么动的,所以当有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呈现的是抽象的马在抽象地跑,而能将其想象出来那是因为细节都是他脑补的。(想象一下,一匹马在跑,然后想象切换为骨骼结构视图,然后切换回来。“看到”的所有都是脑补的。)
弹幕就是应运而生的。在观看一个视频的时候,观众的时间轴被同步到了视频的时间轴上。因此,弹幕赋予文字的时间信息对于所有的观众而言,在时间上是相同的。而同一个视频意味着观众们所在的虚拟空间的位置相同。这就是为什么说观看带弹幕的视频时感觉是和其他观众在一起,有强烈的现场感。借由这种现场感,本来是简单的评论就被提升到了传统的人与人在介质周围讨论的使用体验。有所不同的是,由于这不是真实的“同时同地”,所以还是有些许的单向性,两个人是不能实时地以弹幕的形式来讨论的(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回复时间),只能评论已有的评论。不过这是目前网络传媒中,对交流实时性的最好的模拟了。(虚拟空间和显示空间里的时间同步不妨去看看第二人生。)
和其他交流方式一样,弹幕这种交流方式也会衍生出艺术。说话可以说大白话,也可以舞文弄墨。弹幕艺术在面汤的博文中有所阐述,细节就不多说了。和语言交流不同,弹幕天生就在富媒体环境下长大。(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手动滑稽)对于人类来说,图形图像和音乐是超越了语言的表达形式。再想象一个例子:一群人在看电视,一个人说:“如果这里给这个内心复杂不说话的角色旁边加上一个白框,里面写上六个点(省略号)也许不错。”当然这个效果现在可以由 Mode 7 高级弹幕(定位弹幕)实现,这种图形化的方式让人人都可以理解。想想看,你能在电视上涂画吗?
所以,从皮影戏到弹幕视频,基础的观念和职责都没改变。弹幕,在2006年是一个创新,而且它符合了人们延承下来的集体行为习惯,它是这习惯在现代的表现形式。
可以预测一下,同样是载体+讨论的形式,在未来是怎么发展的吧。随着 VR 和 AR 的引入(VR 快了,AR 还要等一段时间),参与评论的依然是虚拟的同时同地。不过可以选择是用户和用户同时还是和评论同时,前者可以与其他用户的虚拟实体交互(建立在统一的播放时间的基础上),而后者则沿用了现在的思路,不过可能会引入更丰富的评论元素(例如可交互的模型等其他信息,而不仅仅是遵循代码的图像/音频)。载体本身可能会演变成三维场景而不再是二维画面,用户间的讨论就会更多去考虑这个虚拟环境的每个元素的每个时刻的状态(从图像的线到场景的体)。伴随着这种交流形式的功能强大化,礼节和监管可能也会更麻烦呢。
若是问我:什么时候是弹幕会消亡?我回答:人类不再有团体性的时候。